官网首页 学校新闻 标志歌曲 经典作品 逻辑思维 隽永校情 毕业留念 校园文化 军训演讲 影视在线
网视首页 译制影片 学者讲堂 人物访谈 青年论坛 微课讲坛 校园拍客 行观天下 获奖影视 立体平面
您当前的位置网视首页 > 逻辑思维 > 《逻辑与人生》讲座(三)

《逻辑与人生》讲座(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数字人海棠,今天继续播送逻辑与人生的议论短文,希望大家喜欢。今天播送的是:

讲逻辑让我们的语言交流更加有效

  人际交往中,语言交流是最重要的方面。而语言交流要有效,讲逻辑是基本要求。如果语言交流不讲逻辑,就会导交流低效或失败。

  讲逻辑的语言首先要符合同一律。

  同一律是逻辑学的基本规则,也是所表达的语言的基本规则,同一律是指语言表达的对象在性质上始终如一。这要第一体现在语言交流的前提方面,比如“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保证了歌与山的相关性,也就是同一性。另外,语言交流的内容也要有同一性,比如能说“这首歌是山歌也是情歌”,但不能说“这首歌是山歌不是情歌”。山歌是客观描述,情歌是主观评价,用“也是”并列没有问题,但用“不是”将两类结论纳入一类并否定一个肯定一个,就违反了同一律。

  讲逻辑的语言要符合矛盾律。

  矛盾律是指对同一事物表达肯定性结论时,不能再表达否定性意思。比如我们经常听说“某个地方既是天堂也是地狱”“某人既是天才也是弱智”。这虽然是为了增强语言表现力,让说话更加鲜活,但却明显违反了矛盾律。如果将这两句话改一下,前句改为“皇宫是皇帝的天堂嫔妃的地狱”。后句改为“某人是创新技术的天才人际关系的弱智”。这样加个前提就不违反矛盾律了。

  讲逻辑的语言要符合排中律。

  排中律是指表达的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不能同时存在,不能都是假的,必有一个为真。“排中”就是排除了中间性或第三方的意思。比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有人认为疫苗对防止新冠至关重要,应该能打尽打;有人则认为疫苗副作用很大,尽量不打。这两种观点我都不同意。”这就违反了排中律,因为前者是科学,后者是情绪。前者当然为真,在这里只能肯定一个。因为两者都表达了自己完整的观点,已没有第三种的必要。

  讲逻辑的语言要符合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是指阐述一个观点时,应该有理有据,不能主观臆断。比如在新冠流行时,网络上炒作说某方药治疗新冠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而某片药治疗新冠有效率为百分之六十,说明某方药比某片药疗效好。但细察才发现前者是对方舱医院的轻症病人,后者是对大医院重症室的病人,这完全没有可比性,那么这样的语言表达就违反了充足理由率。

  综上所述,讲逻辑在语言交流中非常重要。这样作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更好地理解和辩析别人的观点。在日常交流和社交媒体上,讲逻辑的交流能让我们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并且减少误解和争议。相信只有讲逻辑的交流,才是最有效的交流,也是最容易达到交流目的的交流。

  这次的播送就到这里,再见。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