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数字人海棠,今天继续播送逻辑与人生的议论短文,希望大家喜欢。今天播送的是:挑逻辑毛病(一)以吃饭七分饱为例。
培养逻辑思维可以从学习逻辑学知识开始,也可以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逻辑毛病进行。先看这段专家讲座视频。
“吃饭七分饱,这是一个大坑,大家千万不要踩。中老年朋友,如果体重在标准范围内,一定不能吃七分饱,否则会出现营养不良,蛋白质对健康很重要,尤其是对中老年朋友更为重要。”
视频中,这位专家否定了非常流行的一种观点:吃饭七分饱。为什么呢?专家认为蛋白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所以要多吃蛋白质,比如鸡蛋,成人每天要吃5~6个。
这里我们要说明,专家强调蛋白质饮食对人体的重要性完全正确,对“吃饭七分饱”的说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也很正常,作为逻辑思维讲座,我们重点要分析这位专家的表达,在逻辑上是否严密。
大家都知道吃饭吃的是全营养素,主要成份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还有矿物质、有益元素和维生素等。淀粉也叫碳水化合物,供给人体能量;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后构建人体组织,脂肪提供能量也参与人体组织构建;有益元素和维生素参与人体代谢。
对人的生存来说,富含植物淀粉的米面最容易得到,所以农耕文明区的人们长期以来都以米面为主食。米面中也有植物蛋白和脂肪,能供给人体部分需要,但并不圆满。进入现代生活后,人们开始辅食肉蛋和蔬菜。肉蛋主要供给蛋白质,蔬菜主要供给有益元素和维生素等。
首先用逻辑规则审视“吃饭七分饱”,的确不甚严密,到底是什么成份“七分饱”?是米面类还是肉蛋类或蔬菜类?我们知道,如果是米面七分饱,肉蛋蔬菜不减少,按照一些专家的意见,不但无害反而有益。因为肉蛋类除供给人体必须氨基酸外,还能代替米面类提供能量、有益元素和维生素,而米面类却不能完全代替肉蛋类提供必须氨基酸和有益元素及维生素。
这样,因为蛋白质对人体的营养非常重要,不能少吃肉蛋类就否定“吃饭七分饱”,在逻辑上违反了同一律,因为蛋白质只是所吃的一种成份,不等于所有成份,用一种成分摄入应足连带其它成份也应足,这在逻辑上不通,因为一项与多项不具有逻辑同一性。
事实上,农耕文明区以米面为主食,以肉蛋蔬菜为辅食,人们所说的七分饱通常指的正是以米面为主食的七分饱,所以用多吃蛋白质这一项否定少食米面的另一项,也明显违反了同一律,因为这两个问题没有同一性。
那么要表达这类观点应该怎么说呢?可改为:蛋白饮食对人体的健康很重要,我们平时说的“吃饭七分饱”是指以米面为主的饭食,为防止淀粉类摄入过多,吃饭宜七分饱,但肉蛋和蔬菜却不能七分饱,而应充分摄入。”这样的语言表达在逻辑上就更加严密了。
这次播送就到这里,再见! |